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欣宇 王志伟
实习生 邵钰倩
7月16日,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围绕绿色消费新场景、新机遇展开讨论。
在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06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5%的受访青年平时会关注与绿色发展有关的国际合作,88.4%的受访青年期待在绿色产业上与全球青年有更多合作,69.7%的受访青年期待在供应链建设上加强合作,促进绿色产品流通。
82.5%受访青年会关注与绿色发展有关的国际合作
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徐玖亮带领团队,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进行水稻种植推广。针对洱海流域的水稻习性和种植特点,徐玖亮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研发了绿色智能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我们探索的新技术,既能减少成本投入,又能提高产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既能保护洱海,又能让农户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现在在低碳减排、植被恢复、沙漠治理、海洋垃圾清理等方面有很多国际合作。”来自福建厦门的95后刘宇(化名)平时十分关注绿色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他也注意到,在绿色发展方面我国已有许多成果。“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在森林保护、植被保护等方面做得不错,在沙漠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调查中,82.5%的受访青年平时会关注与绿色发展有关的国际合作,其中90后关注比例最高,为88.6%,其次是95后(84.6%)、00后(79.4%)。
王宇航是南京邮电大学绿色环保协会的成员,他参加过一个有关环保的全球活动,也很期待与全世界青年一起为绿色发展出力。“小时候,在课堂上就了解到有些能源是会用完的,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大污染。这些年,我们国家加强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也发展出了新行业。我认为,未来新能源领域会有更大的发展。”
在对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69.4%的受访青年认为要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37岁的刘通在环保行业工作,他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越来越具体可感,不管是外出旅游,还是在家附近,都能感受到好的环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刘通认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我们是同一时空下的一个整体,要推动这种合作。”
调查显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近半数(49.9%)受访青年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共同但有所区别地承担责任,25.5%的受访青年认为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88.4%受访青年期待在绿色产业发展上与全球青年有更多合作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刘通深刻感受到国际合作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以垃圾焚烧技术为例分析说,以前我们要向其他国家“取经”,但现在通过改良创新,我们的垃圾处理技术更加完善,残渣燃烧更充分,有的地方还组织人们到垃圾处理园区参观,近距离感受绿色发展带来的变化。“现在,我们的垃圾处理技术可以向其他国家推广。平时跟外国客户交流时,他们都赞叹我们的工业生产能力,认为我们不仅能造,还能低成本造出来。”
“粮食是经济的基础、民生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探索出一条绿色、高产、减排的水稻种植模式,既保护绿水青山,也帮助农户追求‘金山银山’。”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谭玉娇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乡村进行实地研究有几年了,她对水稻种植和绿色农业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她表示,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水稻种植模式不一样,想把绿色种植经验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要总结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经验,让更多国家的研究人员互相交流与借鉴。“另外,要将种植出来的绿色农产品推广出去,不仅讲清楚种植历程和经验,也要通过农产品讲好我们的科研故事和大国风范。”
数据显示,88.4%的受访青年期待在绿色产业上与全球青年有更多合作。具体来说,69.7%的受访青年认为可以支持供应链建设,促进绿色产品的流通;66.5%的受访青年希望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产业的创业就业;66.5%的受访青年期待加强技术交流,推动产业认证标准的互通;36.1%的受访青年建议进行绿色发展的案例和经验分享。
受访者中,男性占41.0%,女性占59.0%。05后占3.2%,00后占22.5%,95后占32.0%,90后占27.8%,85后占14.5%。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5.5%,二线城市的占36.2%,三四线城市的占23.5%,县城或城镇的占3.5%,农村的占1.3%。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恒运资本-股票配资股-股票配资论坛官网-无锡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